第二十四章 主持廷议_我家父皇爱修仙
金书小说网 > 我家父皇爱修仙 > 第二十四章 主持廷议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十四章 主持廷议

  第24章主持廷议

  西苑,

  朱墙鎏瓦的殿顶,积雪开始慢慢融化,

  无逸殿中,

  一尊诺大的三足加盖铜香炉,氤氤氲氲吐着淡青色香烟,炉盖上镂着空,像是按照八卦模样所刻。

  香炉之上,北墙边,悬着一幅表好的中堂,上面写着几行瘦金体楷书大字:吾有三德,曰慈,曰俭,曰不敢为下先。

  中堂之下,大殿的正中,摆的却不是雕龙刻凤的须弥座,而只是简简单单一把圈着扶手的紫檀木桌椅。

  紧挨着大殿的这面墙,是一排高大的紫檀木书橱,书橱前立着一个身形高瘦,长须飘飘的中年男人。男人约莫四十岁,一身朴素宽袍,一根翠玉青簪束着乌黑的头发,一派仙风道骨的样子。

  这位便是大明朝第11位君主,自称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的嘉靖皇帝。

  嘉靖站在书橱旁边,手里翻阅着一本没有封面的密本,嘴角不时勾起一道浅笑。

  “黄锦,”

  “主子有什么吩咐,”黄锦应声赶紧跑了过来。

  嘉靖把手里的密本交给了黄锦,“你,太子真当着徐阶的面出了‘要把儒生的帽子当夜壶‘的话?”

  黄锦看出嘉靖心情不错,也跟着笑道:“奴婢可不敢置喙太子爷,不过应该是真的。”

  嘉靖瞟了黄锦一眼,“你呀,总是这么心翼翼,这一点就比不上李芳。”

  完也不在看黄锦,嘴角又勾起一道笑,“这臭子,敢这么骂文官,比他老子脾气还混。”

  “呵呵,太子爷纵英才,这一点是随了万岁爷。”

  “油滑,”

  “奴婢这不叫油滑,奴婢这叫有什么什么,太子爷在课堂上的一番高论,放在任何同龄人身上可都是不多见的。可不是遗传了主子的资。”

  “哈哈,好奴婢,”嘉靖一下子给拍到了痒处。

  “对了,主子,陆少保昨下午出京城了。”

  嘉靖收起笑容,点零头,“前晚太子是在陆府过的夜?”

  “是在陆府过的夜,晚上住的是敬仁馆。”

  “你陆炳为什么今早不告诉朕,太子前夜去了他家。”

  “陆少保的事情,奴婢不敢多嘴。”

  嘉靖瞪了他一眼,“他是锦衣卫指挥使,你是东厂提督,你怕什么,朕让你你就。”

  “是,奴婢觉得陆少保之所以这么做,是存着两个心思,一是北京城都在主子的乾坤里,他与不主子都是知道的,二是如今夏严之争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,朝臣们都不得不纷纷站队,而现在太子突然到访陆府,陆炳是怕因为这事把太子也搅和到党争里去,或者,害怕主子以为太子搅合到党争里去。”

  嘉靖叠起手里的密本,问道:“你怎么看陆炳?”

  “主子,奴婢想陆少保还是忠的。”

  嘉靖没有接这话,而是问道:“你,现在严嵩失了陆炳,他还能扳倒夏言吗?”

  “主子,”黄锦从袖口掏出一本红色封面的密奏,“这是昨夜严府的情况。”

  嘉靖接过红本,翻开略略浏览几张,皱眉道:“严世蕃给武安侯写了信?”

  “是,”

  “内容是什么?”

  “奴婢的人没拿到。”

  “没拿到就没拿到吧,”嘉靖合起了那本红本,“明的廷议就一切都知道了。”

  “给太子的旨意,去宣了吗?”

  “昨个李公公就去东宫宣了”

  “好,吩咐你的人,严府周围的人都撤了。”

  “奴婢明白。”

  ······

  皇帝老子让我主持廷议?

  从昨个接到圣旨,一直到今,朱载壡的大脑都是发蒙的。

  让一个初中生去主持帝国最高会议,是个人都得蒙圈一阵子。

  前面还大明皇室不注重皇子的实践能力培养,嘉靖皇帝就这么不按套路出牌呀。

  不准确的来大明决议机构是有三个的,朝会,内阁和廷议。

  朝会,无论是大朝会还是晚朝,其实发展到嘉靖时代,它原本具有的听政的奏事决策功能都早已被各代皇帝取消,所谓的上朝,只剩下纯礼节性的仪式。

  嘉靖不上朝,其实根本一点不耽误处理政务,皇帝不上朝,只代表政治体制顶端那个勤政偶像不在,来往于皇帝住所和内阁值房的黄门,上传下达,依旧保障着朝廷日常运校

  内阁处理常务,若遇到大事,急事,内阁觉得无力处理,就会奏议召开廷议。

  “廷议”也叫六部九卿会议,是一种介于朝会和内阁之间的政务处理模式,在京四品以上文武官机构的长官都有资格参加。

  明廷议的主题是:复套。

  廷议召开的地点是在午门外的阙左门,午门前,两侧都是连绵不绝的六科值房,阙左门便夹在左掖门和六科值房之间。

  参加会议的大臣们要想到达会场,可以从东西安门入皇城,不入紫禁城,而是绕道护城河直达午门。

  离会议开始还有半个时辰,两条红色的人流,如同两条流动的红龙,分别从东西安门逶迤而入,最终聚拢在阙左门外。

  左边这条红龙的领头人是首辅夏言,而右边这条红龙的领头人是次辅严嵩。

  “夏阁老早,”

  “严阁老早,”

  两个老头慈眉善目的向对方到了早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胡同正巧遇见的邻居,正准备相伴去吃早饭。而实际是,他们即将走上一场不见硝烟的战场。

  大明朝硕果仅存的两位阁老相互问过安后,便分别落座在阙左门台阶的左右两边,都闭着眼,等待着廷议的正式开始。他们中间还空着一把椅子,而那把最后的椅子,便是咱们姗姗来迟的太子殿下的。

  气氛已经被烘托的足够热烈了,该出场了。

  “啪!”

  清亮的鸣鞭声在午门外的广场响起,

  皇太子朱载壡的抬撵缓缓从午门的左掖门被抬出,也许是紫禁城里的人太久没参加过正规场合的仪式,抬起人来脚下都有些打晃。

  朱载壡在上面看着风光,脸上淡定从容,其实心里一阵翻江倒海,早饭都快给颠出来了。

  奶奶的,走路多好,早知道就不摆这个谱了。

  大明嘉靖二十七年,这场即将决定许多人命阅廷议要开始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inshu9.com。金书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jinshu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