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4 一手闲棋布兰芳,一手妙棋稀释第2军团_大清话事人
金书小说网 > 大清话事人 > 264 一手闲棋布兰芳,一手妙棋稀释第2军团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264 一手闲棋布兰芳,一手妙棋稀释第2军团

  第265章一手闲棋布兰芳,一手妙棋稀释第2军团

  炭炉子上,一口铁锅正在咕嘟咕嘟,冒着热气。

  “王爷真乃天人也。”

  “老王,不必如此。坐下说。”

  王神仙讪讪,寻了一个小马扎正襟危坐,手放在膝盖上,全神贯注的盯着炉火。

  李郁见他如此拘束,笑道:

  “这是西山搞出来的便携炭炉,我觉得不错,准备推广到全军。”

  “王爷英明神武。”

  说实话,这种炉子确实不错。

  重量轻、价格低廉、使用起来也方便。

  考虑到蜂窝煤热值太低,燃烧时间短,体积大。因而军中辎重后勤会携带大量的优质煤块和碎木屑。

  碎木屑引燃蜂窝煤,然后蜂窝煤再引燃优质煤块。

  李郁递给他一碗鱼头汤:

  如此一来,最为理想。

  1776年,也就是当前这一年,兰芳国成立。

  这个消息史密斯来时也提过。

  王神仙也不管是否烫嘴,接过来就一饮而尽。

  “想出国吗?”

  “请问王爷,我何时动身?”

  “尝尝。”

  李郁则是小口的品尝着,慢条斯理的说道:

  ……

  无非是个弱小版的东印度公司而已,南洋所有势力对此并不诧异。毕竟,东印度公司已经有7家了。

  后来才发现自己只是一头能说会道的猪,混在了猛兽圈里。随时都可能被任何一方宰杀。

  李郁从侍卫手里接过长柄铜勺。

  “兰芳虽为一国,实际上类似东印度公司,属于商业联盟。你去了花些银两结交一二,立足不难。不过嘛,本王建议你在江南招募一些水手、家丁、丫鬟、仆人,随你定居南洋。总比外人要可靠的。到了海外没点武器是不行的。你可以去找杜仁买些枪炮武器。”

  李郁的治下,煤炭的开采量一直在攀升,因而具备这个条件。

  “本王是个讲信誉的人,你还有什么问题吗?”

  “啊,啊?”王神仙十分诧异。

  王神仙瞬间嚎啕大哭,抱着李郁的靴子。

  一锅鱼头汤打发了往昔的老友。

  “南洋的婆罗洲今年新崛起了一个小国,名叫兰芳。国主是个广东屡试不第的书生。你可以携带家产过去多买些地,在当地做富家翁。”

  “谢王爷恩典。”

  “据说南洋有一种橡胶树,你去了打听打听。坐吃山空肯定不行。你可多购田地、土著奴隶。再和本王进行一些商贸来往,算是多了一个进项。”

  而此时的大清朝王朝依旧有着神秘而强大的面纱,殖民者尚存敬畏。

  哭声里七分是真心感动,三分是习惯性表演。人在大清朝,混久了永远卸不了戏妆。

  舀出一碗汤,尝了一口,很满意。

  所以,这些闯荡南洋的贫苦汉人们地位还不算太低。

  李郁希望抓住这宝贵的几十年,阻止自己的族群沉沦,打造出“虽远必诛”的汉人群体海外标签。

  “等下一次史密斯的商船再来交易,可以跟着他们一起走。这段时间你就抓紧时间招募人手,再去江南造船厂买条海船。”

  他是真的想离开这片土地,无论是清廷,还是吴王府,亦或是哪方势力,他都不想伺候了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无他,害怕!

  他以前觉得自己混的风生水起,长袖善舞。

  ……

  只听得李郁继续说道:

  “本王当初承诺过你,合伙赚的银子有你的一份。50万两的身家过去在南洋那片也算是富甲一方了。”

  王神仙扑通跪地,痛哭流涕。

  李郁解开锅盖,水蒸气腾起,暂时遮蔽了视线。

  “南洋虽好,可我毕竟是个陌生外乡人。求王爷指点,我该如何落脚,融入当地。”

  “好喝!”

  兰芳可以算是第8家。

  说到这里,又补充道:

  “也是多了一层护身符。普天之下都一个样,没点靠山守不住财富的。”

  王神仙愣住了。

  “王爷,您遣此人去南洋,可是有未来的长远打算?”归途的马车上,胡雪余问道。

  “只是布一手闲棋,日后或许能用得上。”

  胡雪余肃然起敬,他对自己的眼光十分得意。

  只待女儿诞下外孙,将来就是皇太子。胡氏,立马跃升为帝国的顶级家族。

  说到这里他就忍不住想起了徽州府的家族。

  那帮老家伙此时是不是很庆幸,让自己认祖归宗了。

  李郁突然无厘头的冒出一句:

  “第2军团和第3军团,调哪一支军队去西线更合适?”

  胡雪余一愣,认真思索了片刻,说道:

  “王爷要打江西?”

  “对。”

  “臣觉得第2军团更合适。”

  “为何?”

  “第2军团是狼群,不停的奔跑进攻才是他们的宿命。”

  李郁深深的望了一眼,胡雪余则是严肃的点点头。

  “臣在半个月前,作为商业大臣去了一趟浙江。顺便回了一趟绍兴府的老宅。”

  “然后呢?”

  “臣见到了郑河安副总指挥麾下的2个营清乡凯旋归来,臣的评价就四个字。”

  “哪4个字?”

  “骄兵悍将!”

  ……

  次日,李郁乘坐战船去崇明。

  新河镇码头,水师总指挥刘武率所有舰长、水手长、炮长列队欢迎。

  这还是经略崇明之后,第一次视察。

  两座炮台扼守住了周边水域。

  30几条大小战船停泊在港口内,看起来颇有气势。

  兵营是砖头水泥结构,不惧怕台风。

  根据当地居住了几辈子的老人回忆,海水倒灌、狂风侵袭从未影响过新河镇。

  所以此地才会被历朝历代作为水师基地。

  哪怕是穿越前,也是一处重要的客运货运码头。

  新兵训练营,距离码头约7里。

  远远的就听到了枪声,还有训练的鼓声,偶尔夹杂着军官的狂暴骂声。

  ……

  “拜见王爷。”

  “敬礼,”

  在军官的吼声中,所有人齐刷刷的枪托着地,左前臂横贴月匈前,掌心向下。

  李郁很满意,解下披风,慢步走上高台。

  “第3军团的弟兄们,你们来自五湖四海。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到了这里。”

  “这个目标是什么?有人可以告诉本王吗?”

  沉默了一会,有人壮胆喊道:

  “效忠王爷,和朝廷打仗。”

  众人笑了,李郁也笑了,摆摆手:

  “还是本王替你们说吧。这个目标就是,出人头地!”

  “你们的日子过的好吗?家里人的日子过的好吗?住的上瓦房,吃的起肉汤米饭吗?”

  众人黯然,王爷你描述的日子太美,不敢想。

  李郁突然拔出佩剑,大吼道:

  “家里穷的叮当响,无钱无势,除了年轻敢吃苦,你们一无所有。想出人头地,怎么办?当兵领饷,立功当军官。本王对天发誓,功必赏,过必罚。”

  说罢,手一挥。

  立马有人抬着银箱,放在面前。

  “第3军团,按照顺序领军饷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inshu9.com。金书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jinshu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