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4 有种,他再屠一次扬州城啊?_大清话事人
金书小说网 > 大清话事人 > 184 有种,他再屠一次扬州城啊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84 有种,他再屠一次扬州城啊?

  第二种,白莲打不下坚城,被迫流动作战,和根据地无缘。

  第三种,白莲没有进取心,据守郧阳府,打防御战,拉锯战,最终被清廷消耗殆尽。

 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,清廷都会大兵云集湖北。

  理论上讲,此时自己若是再添一把火,清军真就顾头不顾尾,忙于奔跑了。

  不过,作为一个理智的枭雄,他会选择最利己的方案。

  那就是:观望!

  ……

  “夫君,咱们还会卖火器给白莲吗?”

  “如果他们变成流贼,或者据守郧阳府,我就卖,大卖特卖。反之,一杆枪我都不会卖出去。”

  胡灵儿点点头,这和她的想法一致。

  一旦白莲控制武昌,扼住了长江,势力就会急速的膨胀。

  这种时候,再卖火器就容易砸了自己的脚。

  清廷是猛虎,白莲何尝不是恶狼呢。

  李郁笑道:

  “我真没想到,钱峰这厮如此能干。愣是把漕运给疏通了,害的洪教主失了方寸。”

  “是啊。”

  俩人无限感慨,脚下的一颗地雷,就这么哑火了。

  若是洪教教主拼着饿死老弱教徒,搞不好李家军真的会先被迫暴露。

  如今府城,已经开始流传许多闲话了。

  说自己私蓄兵丁,在太湖为非作歹,甚至用火器胁迫商船。

  对此,李郁的全部一笑了之。

  不解释,不管你们信不信,反正我相信这是“诽谤”。

  杨云娇的内务部,还遇到了一桩怪事。

  夜间,一艘小舢板想靠近西山岛,在接近滩涂时被狗狗发现了。

  汪汪队立大功!

  狂吠引起了山坡上炮楼的注意。

  夜间黑黢黢,也摸不清是敌是虚惊。

  干脆直接用抬枪对着月色下波光粼粼处,轰了一枪。

  次日,发现被打烂废弃的舢板一艘。

  没有人,也没有发现血迹。

  而杨云娇令人排查后确信,这艘舢板不属于西山岛,是外来的。

  ……

  李郁听闻后,也加强了警惕。

  下令执行宵禁,夜晚无故走到滩涂者,可直接击毙。

  又增加了许多的暗哨,还有狗狗。

 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,在放哨、和送信方面很有天赋。

  李郁重金搜罗了民间养鸽人,在西山岛缥缈峰上,建立了信鸽基地。

  狗狗就好伺候多了,田园狗基因优秀。

  立大功的那条狗,获得了八分熟烤鸡一只。

  当着其他狗的面,摔在它的食盆里。

  “这是抓贼的奖励,你们都学着点啊。”

  众狗垂涎三尺,至于说有没有听得懂人话,就不为人知了。

  总之,李郁相信万物皆有灵。

  既然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,那狗狗也可以的。

  不过,他有些不信任义子李二狗,特意叮嘱了他,不许对自家岛上的狗下手。

  狗肉口滑之类的,不许再提了。

  李二狗自然是满口答应,他最近闲的慌,想去步兵士官学校进修一下。

  然而,被义父拒绝了。

  ……

  郧阳府城失陷,汉水漕粮被劫的急报,八百里加急送往紫禁城。

  按照正常速度,9天后乾隆就知道了。

  而扬州府,钦差钱峰还在查账。

  两淮盐运司衙门的历年账册,全部被封存。

  他还找来了盐商,要求他们交出更多的账册。

  两淮大小数十个盐场:

  每年到底产盐多少?收购价多少?

  从盐运衙门购买盐引价多少?行盐的价格又是多少?每年行盐的数量又是多少?

  两淮账目存银多少?实际官库中存银又是多少?这其中的差额有多少?花在了哪里?

  钱峰九问!

  每一问,都如同刀子,插在两淮盐务这个庞然大物。

  所有人都惊恐、愤怒、沉默,在默默的盘算如何应对。

  总商黄得生,出了钦差行辕,就愤怒的大喊:

  “他这是要挖咱扬州盐商的根,刨咱们两淮盐人的祖坟!”

  官吏、盐商皆点头认可,面露凶光。

  就连平时最云淡风轻的首总江春,都收起了笑容,露出了旁人从未见过的冷笑。

  他说了一句,就安抚住了所有人的心:

  “皇上三次南巡,盐商报效。西北打仗,盐商报效。西南平金川,也是盐商报效。这银子,每一两都花在了刀刃上。他想查,查的清楚吗?”

  “江首总说的好。”

  “妈的,一个二愣子就想翻了扬州的天?有种,他再屠一次扬州城啊?”

  这些话,钦差行辕门口的御前侍卫们都听见了。

  虽然很想拔刀砍这些嚣张的土老财,可是理智告诉自己,这些人得罪不起。

  扬州盐商的人脉,在京城也是赫赫有名的。

  插着盐商旗号的车队入京,崇文门税监都不会过于刁难。

  收了税银,不检查货物,就挥手放行!

  因为,敢问这车队里装的是什么吗?

  金子,是给军机大臣的。珠宝,是给王爷的。还有各类稀罕玩意,是给六部九卿诸位老爷的。

  咋滴,你要开箱清点一遍?

  ……

  就连海兰察这个莽夫,都忧心忡忡的询问钱峰:

  “查盐是大事,查到哪一层,是否需要请示圣意?”

  钱峰惊讶,不过还是摇摇头。

  他感觉,这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,他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。

  趁着这次机会,为社稷挖出一块腐肉。

  纵容是回京后,被贬被流放,他也认了。

  盐税是帝国的第二税源,两淮盐税又是其中规模最大的。

  他早就知道这里面的猫腻,若是清除积弊,朝廷一年的税收能增收至少三百万两。

  大清朝人人明哲保身,可我钱峰偏不。

  虽千万人,吾亦往矣!

  青史昭昭,后人总会记得乾隆朝有位“小海瑞”。

  皇帝也许被蒙蔽一时,可绝不会糊涂一世,总会意识到我钱峰的良苦用心。

  他走到帐内,发现周围的侍卫数量增加了一倍。

  “你们这是?”

  一名蓝翎侍卫,恭敬道:

  “我们是奉了海都统的军令,加强防卫。从即日起,您的一日三餐会在弟兄们的监督之下专人单做,有人先尝,防止宵小之辈狗急跳墙。”

  钱峰点点头,一言不发的走进帐内。

  心想,海兰察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凶残荒诞,这人的心思还是细致的。

  冷水洗了把脸,整整官袍,大声吩咐道:

  “来人,将所有账册全部集中到本钦差帐中。”

  “。”

  钦差行辕,兵丁进进出出。

  周围,有人一直在冷冷窥视着这一切。

  ……

  江春府邸,客房。

  两名不起眼的汉子,和江春对坐。

  “二位,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?”

  “你去一趟苏州府,当面拜访李郁,试探一下他可有反心。”

  “可是目前,我实在走不开。钦差钱大人查盐,通知盐商需要随时配合他的传讯。”

  俩人对视了一眼,其中一人开口了:

  “你尽管去,钱峰那边我会提前知会。”

  “好,我先做点准备。”

  离开屋子,江春脸色沉重。

  屋子里的这俩人,是粘杆处侍卫,大清的“锦衣卫”。

  他们是奉了皇命,前来调查江南的情况。

  李郁引起注意,是因为他公开招募乡勇,和插手漕粮征收。

  这两桩事,正经人避之不及。

  他一个勉强算和官府沾边的豪强,就敢染指?

  实在是可疑!

  与普通人想象中不同的是,特务组织并不是满世界的查嫌疑人,而是先通过公文、邸报、以及市井传闻,筛选出可疑目标。

  在后世,这被称为“情报搜集研判”。

  而李郁并不是唯一嫌疑人,粘杆处的怀疑名单上有4人,只不过李郁是位居首位而已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inshu9.com。金书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jinshu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